1. 首页 > 资讯 > 每日财经

机构研选 | 保险板块抄底机会

A股三大指数在今日同步呈现回调态势。截至收盘,沪指下跌1.73%,最终收于3379.84点;深证成指的跌幅更为明显,达2.83%,收报11037.78点;创业板指的下挫幅度则达到3.40%,收于2334.96点。沪深两市的成交额共计1.83万亿元,相较于昨日缩减了超过1700亿。从行业板块来看,近乎全线处于下跌状态,唯有保险板块在这一市况下逆势上扬。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保险股的投资逻辑。

巴菲特为什么说回调是机会?

巴菲特一直坚守 “安全边际” 原则,即希望买入价格低于对公司的估值。在市场回调时,资产价格下跌,这使得投资者有机会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从而扩大了安全边际。这样在未来资产价格回归价值或超出价值时,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的价格波动。回调可能只是市场的短期调整,并不影响企业的长期基本面。如果一家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良好的盈利前景和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回调时其股价的下跌反而是一个买入的好机会,因为从长期来看,企业的价值会不断提升,投资者可以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

市场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过度反应,导致资产价格短期内大幅波动。回调可能是由于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短期的利空消息等因素引发的,但这些因素并不一定对企业的长期价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巴菲特认为,这种市场的过度反应会创造出投资机会,因为优质资产的价格被低估,而市场最终会纠正这种错误定价。

巴菲特深知市场具有周期性,上涨和下跌是市场的常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市场出现回调是正常的现象。他认为投资者应该顺应市场的周期,在回调时寻找机会,而不是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左右。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通常会保持大量的现金储备。在市场回调时,这些现金可以用于买入被低估的资产。与普通投资者相比,巴菲特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更低的资金成本,能够在回调时大量买入优质资产,从而获得更大的投资优势。

保险股投资逻辑已找到!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创设这一政策工具。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创设首期规模5000亿元的互换便利,支持资本市场发展。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参与各方明确业务流程等内容。10月21日,央行开展了首次操作,金额500亿元。

这一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这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为其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资金流动性,也有利于保险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

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新设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提出相关申请。这一政策为保险公司拓展了投资渠道,使其能够更深入地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在获取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也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增强盈利能力。

机构:保险板块估值存在改善机会

光大证券认为,从负债端来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全面下调,负债端刚性成本下降利好险企利差损风险缓释;产品结构优化及“报行合一”持续深化,新业务价值边际(NBVM)有望进一步提升以对冲部分新单压力。2024年上半年主要上市险企NBV均实现较好增长,对全年价值表现形成有力支撑,负债端景气度有望延续。从资产端来看,权益市场回暖及长端利率企稳将显著利好险企投资收益改善,地产领域相关支持政策落地显效,可缓解市场对险企地产风险敞口的担忧情绪,进而推动板块估值上修。

东吴证券认为,保险股投资机会正在从不确定性转向明确性。随着保险资金长期入市的趋势以及权益市场的长期牛市预期,保险股的投资机会从左侧转向右侧。当前寿险股估值仍受利差损影响,而财险股的避险优势预计将继续。建议投资者关注中国太保、中国财险、新华保险等保险股票。

兴业证券认为,保险行业将从“量增价稳”迈向“量稳价升”阶段;从长期看,“量增价稳”将是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常态。2024年保险负债端有望继续延续复苏势头,源于新渠道格局下银保负债成本优化带来“价”提升的超预期可能,叠加投资收益有望边际向好,板块估值存在改善机会。

民生证券认为,在预定利率下调后,伴随“报行合一”的深入推进,头部险企潜在“利差损”风险有望进一步化解。三季报后继续看好头部上市险企强化权益的主动管理和继续配置长久期固收资产,伴随宏观经济修复,保险板块有望继续沿着“资负共振”的逻辑演绎。

保险板块是什么?

保险板块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了各类保险公司相关的股票集合。

从业务范围来讲,保险公司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等多种险种。人寿保险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为被保险人提供身故、养老等经济保障;健康保险则专注于医疗费用补偿和健康管理服务;财产保险包括车险、企业财产险等众多类型,保障财产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遭受的损失。

在市场层面,保险板块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利率波动会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和产品定价产生作用;保险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左右公司的经营战略和产品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如老龄化加速提升了养老险和健康险的需求,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保险板块在金融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保险板块产业链如何分布?

保险板块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上游包括保险行业供应商;中游是各个保险公司组成。下游是保险中介和客户。

在上游,是保险行业的供应商。主要包括精算咨询公司,它们通过专业的精算技术,为保险产品定价提供数据支持和风险评估;还有再保险公司,当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过高时,会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以分散风险。

中游是核心环节,由各类保险公司组成。它们设计保险产品,包括人寿险、财产险、健康险等众多险种,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如代理人团队、银行保险渠道、互联网平台等。同时,还负责保险资金的运营和管理,进行资产配置,如投资债券、股票等。

下游是保险中介和客户。保险中介包括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他们帮助保险公司拓展业务。而客户则是保险产品的最终购买者,包括个人消费者和企业,他们购买保险产品获得保障服务。

保险市场潜力如何?

浙商证券认为,保险资产端仍有望延续高弹性表现,负债端开门红或好于市场预期,我们继续看好行业后续表现。负债端:对于2025年的开门红业绩无需过度悲观,预计NBV仍将实现正增长。投资端:提振资本市场举措陆续推进落地,地产支持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长端利率有所企稳,险企投资端将进一步改善。

国金证券认为,短期仍为强贝塔逻辑,业绩与市场共振,保险公司Q4利润预计延续高速增长。寿险方面,后续需观察开门红情况。近期国有大行继7月后进一步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2.5%预定利率传统险仍有相对优势,且政策组合拳下市场信心的增强也有利于分红险的销售,叠加预定利率下调带来价值率的提升,预计2025年开门红新单保费可能承压,但NBV有望实现正增长。中长期看经济预期改善,受益于地产政策积极转向及经济预期有望回暖,寿险顺周期逻辑或将开始显现。财险方面,三季报整体超预期且高股息特征突出

机构:预计2025年“开门红”期间保费同比增速约为7%至8%

机构认为,预计2025年“开门红”期间保费同比增速约为7%至8%。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保障需求增加等因素,保险市场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客户保险需求的不断挖掘可能会透支部分2025年“开门红”期间的保费增量,给“开门红”带来一定挑战。

2025年“开门红”或延续2024年的销售节奏,预计保费收入仍将集中在一季度。2023年末以来,开门红期间保单承保方式从“预收”转为“预录”,保费于次年一月份进行收取,这一方式的变化带动了行业一季度保费收入的延续。受行业“开门红”因素影响,1月保费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20%左右,一季度整体保费收入约占全年的40%左右。从2024年9月开始,便有一些头部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陆续举行了“开门红”启动仪式,部分中型险企也提前加入,为了更早抢占市场份额,带动销售节奏,让一线队伍更早有经营状态,更早开始储备客户。

免责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网站为信息交流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不拥有内容所有权,亦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yangyangzhi8@foxmail.com,收到侵权通知后,我们将尽快对通知内容进行审核。若确认存在侵权行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相关侵权内容的链接,并视情况对上传者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