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这板块全天领涨逻辑曝光!
今日,A股市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繁荣景象。并购重组概念热度不减,持续大幅上扬,并且这一热潮还延伸至钢铁、农业等板块。在政策预期的有力提振下,顺周期主线气势如虹,地产基建链、大消费等板块纷纷走强。与此同时,TMT板块也迎来爆发,其中AI应用方向表现最为强劲。
截至收盘之时,上证指数上涨了0.68%,深证成指也有0.62%的涨幅,不过创业板指则下跌了0.44%。从整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有超过4200只个股呈现上涨态势,近300股强势涨停。沪深两市全天的成交额达到了1.86万亿,相较于上个交易日,放量908亿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转基因概念一马当先,全天领涨。在其带动下,种植业与林业、玉米板块也紧紧跟随,涨幅显著,分别达到了9.29%、8.05%、8.00%。秋乐种业以涨停收盘,荃银高科更是迎来20cm的涨停板,万向德农也收获10cm涨停,板块内的其他相关个股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转基因概念的投资逻辑。
10月2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是今日转基因概念股表现好的主要原因。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智慧农业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024年被业内视作“农作物转基因产业化元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进入示范阶段,种植省份和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2024年有8个省份允许种植转基因玉米、大豆,其中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已经全省开放,云南、四川、广西、甘肃则放开部分区域,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省份加入,这为转基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政策支持,增强了市场对转基因概念的信心。
从长期来看,转基因作物凭借优异的生产、抗虫及耐药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种植效率,缓解农产品供给缺口,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转基因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市场对转基因技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推动了转基因概念板块的上涨。
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多种技术路径的“百花齐放”也提高了生物育种的成功率,为转基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转基因概念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已经具备配置价值。随着行业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板块盈利有望持续改善,吸引了资金的关注。
转基因是什么
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农业领域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通过转入特定基因,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干旱、盐碱等不利环境的抵抗力,从而减少产量损失。比如抗虫玉米,能够有效抵抗玉米螟虫的侵害,减少虫害造成的产量下降。可以改变作物的营养成分。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水稻中的维生素A含量,有助于解决一些地区维生素A缺乏的问题。使农作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长。
医学领域方面,能提供药物生产和基因治疗。
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大规模生产药用蛋白。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让酵母菌生产胰岛素,这种方法比从动物胰腺中提取胰岛素成本更低、产量更高。对于一些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可以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细胞中,替代突变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转基因产业链如何分布?
转基因产业链的分布涵盖了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各个环节。
上游-性状公司:
研发创新: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转基因技术研发,开发新的抗虫、抗除草剂、高产等性状。这些性状是转基因作物区别于传统作物的关键特性,也是转基因种子的核心价值所在。例如,研发出抗特定害虫的基因性状,能使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减少害虫侵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既节省了农民的种植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或者研发出耐除草剂的性状,方便农民进行田间除草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提供性状授权:将研发出的转基因性状申请专利,并授权给中游的制种公司。性状公司通过收取性状授权使用费用来实现盈利,按照国外惯例,一般按单亩收费,价格通常在 8-10 元 / 亩之间。在国内,大北农、隆平高科旗下的杭州瑞丰生物科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都是上游性状公司的代表。
中游-制种企业:
品种培育:获得上游性状公司的授权后,制种企业利用这些转基因性状与自身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选育等工作,培育出具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种子。例如,将抗虫性状导入到玉米品种中,培育出抗虫玉米种子;将耐除草剂性状导入到大豆品种中,培育出耐除草剂大豆种子等。
种子生产:对培育好的转基因种子进行大规模生产。这包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产量。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保证种子的纯度、发芽率、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要求。国内的荃银高科、登海种业、垦丰种业等都是知名的制种企业。
质量检测:对生产出的转基因种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种子的纯度、发芽率、转基因成分的表达水平、是否含有有害杂质等方面的检测。只有通过质量检测的种子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下游-经销商和农民:
种子销售:经销商从制种企业采购转基因种子,然后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将种子销售给农民。经销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连接制种企业和农民的桥梁作用,他们需要了解市场需求,为农民提供合适的种子产品和相关的技术服务。
种植生产:农民是转基因产业链的最终用户,他们购买转基因种子后,在田间进行种植和生产。农民需要掌握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同时,农民也需要关注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等问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检测。
转基因相关技术发展将影响哪些领域?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将对多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农业领域、医学领域、工业领域、环保领域、能源领域、新材料领域、食品安全与营养、法律法规与监管、国际贸易、科研与教育、消费者认知、生物多样性保护。
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等性状的作物,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医学领域:转基因技术在医药行业用于生产重组疫苗、抑生长素、干扰素、人生长激素等药物,以及通过转基因动物模型进行疾病研究和治疗。
工业领域:转基因工程菌被用于生产食品用酶制剂、添加剂和洗涤酶制剂等,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环保领域:转基因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于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以及利用转基因生物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等可再生能源。
券商如何看待转基因四季度投资逻辑?
国信证券认为,粮食安全的核心抓手之一是单产的提升,2023年底国内转基因政策正式落地,国内种业迎来变革。预计未来随着转基因新品种渗透率快速提升,行业或开启数年的高景气,头部种企预计将迎来性状费用、种子提价、份额扩张三重增益,业绩拐点或至。
国泰君安认为,三季度粮价走低或影响种子预售进度,需要关注转基因种植效果。玉米现货价格下降可能影响部分下游经销商订货积极性,部分种子公司截至三季度末的种子预收款或出现下滑。不过,2024年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转基因玉米种植,秋收结果能展现转基因的增产效果。建议关注在整体粮价低迷情况下三季度预收款坚挺甚至增长的种子公司、转基因品种数量和产量较领先的种子公司。
东兴证券认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提升粮食单产的重要手段,有望持续获得政策支持。目前转基因种子已正式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2024年有望兑现业绩。并且,转基因种子的推广有望显著改善种业同质化竞争格局,具备相关技术和品种储备的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显著提升。
华创证券认为,转基因商业化推广进程启动或将显著打开种业行业天花板并推动格局向头部集中,具备前瞻技术能力和技术储备的性状公司以及具备优秀品种的育种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免责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网站为信息交流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不拥有内容所有权,亦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yangyangzhi8@foxmail.com,收到侵权通知后,我们将尽快对通知内容进行审核。若确认存在侵权行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相关侵权内容的链接,并视情况对上传者采取相应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