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母净利润预增70%!PCB服务器龙头公司备受资金关注
10月24日,高层表示全球发展倡议提出3年来,已经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开展了1100多个项目。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近期落户上海。今天带来这么一家PCB服务器龙头公司,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拥有多项应用于各类服务器PCB板的核心技术,如大数据服务器用高多层高速印制电路板技术、SSD半挠性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超高速服务器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等,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握了与之配套的高精度制造工艺。这些技术能够满足服务器对PCB高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为公司在服务器PCB领域建立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2、公司收入增长稳定、利润增长显著、客户资源优质、产能扩张潜力。公司获得了包括戴尔、浪潮信息等全球服务器龙头以及鸿海精密、广达电脑、英业达等知名EMS企业的认可。
3、该公司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85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长67.34%-72.51%;扣非净利润预计4.7亿元至4.8亿元,同比增长48.33%-51.49%;基本每股收益1.19元/股-1.22元/股。从9月24日至今,涨幅达36.20%。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而服务器用PCB是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通用服务器迭代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及AI应用驱动的服务器PCB需求增长,公司作为内资服务器PCB供应商第一,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
公司的5G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基站、无线射频微波、有线局域网、通讯交换等领域,并且5.5G低轨卫星产品开始批量供货,随着5G通信和卫星通信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业务也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公司获得了包括戴尔、浪潮信息等全球服务器龙头以及鸿海精密、广达电脑、英业达等知名EMS企业的认可,同时已和华为、联想等国内领先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也证明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公司积极扩大产能,广州工厂承担了主要的服务器PCB产品生产任务,产能利用率约为90%,保持在较高水平;黄石工厂的产能利用率约为70%,未来有望继续提升。此外,公司泰国工厂的建设正稳步推进,一期项目满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将达到约20亿元。产能的扩张将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服务器主板用印制电路板”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中国工业联合会组织开展的2022年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大数据服务器套板的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入选中国电子学会评选的202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荣誉和奖项证明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技术实力。
电子基石,应用广,规模大。印制电路板(PCB)是承载电子元器件并连接电路的桥梁,广泛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等领域,是现代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元器件。根据Prismark预估数据,2023年PCB下游市场中,手机、PC、汽车、其他消费电子、服务器、有线基础设施分别占比18.7%、13.6%、13.1%、12.9%、11.8%、8.6%。因PCB应用场景广泛,其市场规模较大。2023年全球PCB产值同比下滑15%,但仍有700亿美元。中长期看,以人工智能、高速网络和汽车系统的强劲需求将为PCB行业带来新一轮成长周期,2024-2028年全球PCB市场规模CAGR有望达到5%,PCB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覆铜板为核心原材料,铜价上行拉高覆铜板成本约8%
以一般的PCB及覆铜板成本为例,PCB原材料成本占比约50%,主要包括覆铜板(30%)、铜箔(9%)、磷铜球(6%);覆铜板原材料成本占比约90%,主要包括铜箔(42%)、树脂(26%),故而PCB生产过程中含铜量较高。基于上述成本结构,我们测算了铜价上涨对CCL及PCB成本的影响:若成本传导顺利,铜价每上涨5%,覆铜板成本上涨2.1%,PCB成本上涨1.2%。以LME铜价为准,2023年均价为8500美元/吨,假设2024年均价10200美元/吨,则铜价上涨20%,覆铜板成本上涨8.4%,PCB成本上涨4.8%。考虑产业链竞争格局,中低层数PCB短期内或需承担部分成本压力。2020年,全球覆铜板行业CR5为52%、CR10为75%;PCB行业CR5为21%、CR10为36%。预计中低层数PCB产品向上下游议价能力相对更弱,短期内可能承担部分成本压力。
中国为PCB主要产地,东南亚迎来发展机遇
历经数次产业转移,中国已成为PCB第一大国。2023年,美洲、欧洲、日本、中国、亚洲(不含中国和日本)产值分别占比4.61%、2.49%、8.74%、54.37%、29.79%。在分散地缘供应链风险的驱动下,大量PCB供应商前往东南亚建厂,A股PCB厂商也正在积极前往以泰国为主的东南亚地区建设厂区。沪电股份、奥士康等较早行动的公司,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迎来投产。根据各家公司建厂公告时间,假设项目建设约2-3年,预计2025年将迎来产能的密集释放。根据Prismark预测,亚洲(不含中国和日本)2023-2028年PCB产值CAGR达到8%,并且高多层板展现出更快的增长。
长期预期及近期行业数据指引均较为乐观
长期看,封装基板、高速高层及HDI板有望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创新的带动下保持强劲增长,相对成熟的产品预计呈现出更强的周期属性。根据Prismark预测,2024年全球PCB产值同比增长5.0%,2024-2028年CAGR为5.5%。2023-2028年全球封装基板、18层以上多层板、HDI板产值CAGR则分别达到8.8%、7.8%、6.2%。短期看,库存周期、WWDC等多因素影响下,产业链短期迎来补库拉库需求,半导体销售额、覆铜板进出口及台湾PCB行业数据指向乐观,预计行业稼动率有望会回暖,并增强盈利能力。
免责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网站为信息交流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不拥有内容所有权,亦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yangyangzhi8@foxmail.com,收到侵权通知后,我们将尽快对通知内容进行审核。若确认存在侵权行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相关侵权内容的链接,并视情况对上传者采取相应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