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投资的90亿独角兽暴雷,美籍老板跑路,全员欠薪
开年伊始,智驾领域传出“爆雷”声响,纵目科技深陷经营危机。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全球“领先”的智能驾驶公司纵目科技突然向员工发了一份行政通知,“公司将在通知发布起,18点后断电封楼,员工需要取走私人物品或办理离职证明。”
开始,外界以为“假消息”。纵目科技2024年还在行业保持活跃,并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
随后有媒体前往纵目科技及子公司办公地点看到,“人去楼空,玻璃门被白幕遮盖。”多位自称纵目科技“员工”的网友表示,“公司资金流早就枯竭了,欠薪长达4个月。”
媒体在联络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时大感震惊,“IP显示在日本”,公司的“二把手”同样不知所踪。
公开资料显示,纵目科技曾罕见完成10轮融资,收获君联资本、联想控股、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顶流”VC/PE、产业资本的多次押注。
资本昔日最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明星,为何会混到人去楼空、欠薪跑路?
700多名员工近五个月工资未发放
一次不正常的工资发放,将纵目科技的经营困境赤裸裸地铺开在全体员工面前。
从多名纵目科技员工处获悉,每月10日是纵目科技的发薪日,然而去年11月10日,员工工资未按时发放,发薪日被延期至每月25日。
转眼到了11月25日当天,员工们再次被公司通知,无法发放全薪,公司窘迫初见端倪。具体而言,纵目科技员工社保公积金将正常全额缴纳,但税后月薪按封顶1万元发放。且由于公司经营绩效目标未达标并处于严重亏损状态,2023年绩效奖金取消,员工合同约定的13薪则暂缓发放。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个月。去年12月24日,纵目科技第二次发送全员邮件,宣布进入低功耗模式,同时发放11月工资。
然而两个月后,情况未见好转,甚至持续恶化。今年1月初,纵目科技内部传闻,即使在低功耗模式下,工资也难以发放,且2024年12月社保公积金迟迟未缴纳。今年1月24日,纵目科技CEO唐锐公开表态,建议员工提出离职后自行缴纳社保。
1月25日,困境曝光后的第三个发薪日,员工工资未按时发放。1月26日,纵目科技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宣布不再发放工资与缴纳社保,正式“停摆”。
2月8日,纵目科技总部在职员工收到行政通知,当日18点后公司断电封楼,员工需取走私人物品或办理离职。
近期办理了离职的玛丽告诉记者,由于离职通道一度中断,多数员工是于2月5日收假后,在熟悉流程的同事志愿服务下办理的离职手续,均为被迫离职。且由于掌握欠薪数据的高管先一步离职,因此玛丽等员工未被开具任何欠薪证明。
从纵目科技某职能部门人员处了解到,欠薪发生前,公司员工在一千人左右,截至今年2月,纵目科技尚有700多名员工,分布于上海总部、厦门、重庆、湖州、东阳等地的研发中心与工厂。员工欠薪情况基本一致,包括去年10月、11月部分工资,以及去年12月、今年1月全月工资,与13薪,还有被动离职员工的离职补偿部分。
10年融资超22亿
天眼查显示,纵目科技的股东总数有54个。
股份最多的肯定是唐老板,而其他在背后加持的大佬们,都是投资不少,股份不多。
唐老板是美籍华人,早年清华大学毕业,后来在CSR半导体,干到了软件总监,而且贡献不小,在汽车导航领域,算是小有名气。
2012年,他回国单干创立了纵目科技,而且找了一批名校毕业生,进军智驾市场。
2015年,从A轮融资开始,他就是资本的宠儿。
最大笔融资在2021年,刚刚宣布造车的雷军,不仅花了1.51亿受让了几个老股东的股份,还又投了6000多万,参与了D2轮融资,但也只有不到5%股份。这次融资,规模巨大,一次D2轮,融到6.3亿,基本赶上前5年的融资总额。在2022年3月的E轮融资中,纵目科技融资8.67亿元,估值约90亿元。
雷军捧场,之后融资更加顺利,10年间的融资总额,达到了22.71亿,吸引君联资本、联想控股、高通风投、德屹资本等“顶流”VC/PE、产业资本的多次押注。
花钱的大佬们,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比如小米这样的生态企业,奔着丰富自己的生态链的来的;
联想等创投公司,肯定是奔着财务投资来的,最终上市退出,然后拿钱走人;
而地方国资,比如东阳、湖州、上海浦东、重庆两江新区、厦门,除了投资,更想要的是产业落地。
结果,现在暴雷,谁的目的也没达成,倒是唐老板财务自由了。在融资期间,唐老板和他母亲旗下的公司,没少转让股份,套现总额达到3.8亿。
三战IPO未果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但在6个月后未能通过审核。记者留意到,在去年3月冲击港股前,纵目科技也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多次尝试。2017年公司首次在新三板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2022年11月,纵目科技转战科创板,但在2023年9月份撤回IPO申请。
根据纵目科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4.98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5.6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82亿元、4.77亿元、5.16亿元。越干越亏,是纵目科技陷入泥潭的主要原因。
除智驾业务外,纵目科技也在多维度布局“蚕丛机器人”业务。2024年1月,唐锐宣布纵目科技全新子公司“蚕丛机器人”正式问世,并正式推出FlashBot闪电宝。同年12月4日,上海纵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RUI TANG(唐锐),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根据多位纵目科技员工反馈,在今年1月26日召开的全员大会上,唐锐表示,公司一直在与某家宁波上市公司对接业务并购事宜。唐锐提到,公司有意出售智能驾驶泊车业务,但会保留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同时,唐锐还建议有条件的员工自行缴纳保险。随后,在2月4日的员工大会上,唐锐最后一次露面。
唐锐回应高管拿走回款
目前,纵目科技总部已处于停水停电的状态。公司管理层的集体离职,让员工们感到失望和无助。员工们试图联系人事总监,但未得到任何回复。最终,还是通过股东找到董事长唐锐,才安排了离职通道。但当员工们询问如何解决欠薪等问题时,唐锐却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除欠薪问题外,有内部员工告诉记者,此前员工购买的股票和股权激励资金疑似也被挪用,涉及金额不菲。纵目科技市场部员工小张(化名)向记者表达了对公司现状的看法:“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层的失职,尤其是董秘和CFO的战略失误,从冲击科创板、港股到现在的暴雷,问题一直存在。”
参考资料:
《智驾独角兽爆雷,创始人跑路!纵目科技七百多名员工困境待解》;南方都市报
《小米投的独角兽,欠薪跑路了》; 投资家
《明星智驾公司纵目科技“爆雷”!曾三战IPO未果 内部员工》;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网站为信息交流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不拥有内容所有权,亦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yangyangzhi8@foxmail.com,收到侵权通知后,我们将尽快对通知内容进行审核。若确认存在侵权行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相关侵权内容的链接,并视情况对上传者采取相应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