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坦白,但不足以从轻处罚!人贩子余华英被判处死刑
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一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余华英为谋取非法利益,多次拐卖儿童共计17名,造成12个家庭骨肉分离,亲情断裂,有的父母为寻找子女多年颠沛流离,抑郁而终。余华英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应予以严惩。虽有坦白,但不足以从轻处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依法判处其死刑,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虽然上诉是法律赋予被告人的权利,但死刑判决是其罪有应得,余华英对此理应心知肚明。
近年来,随着公安部门打拐工作的持续推进,陆续传出被拐卖儿童寻亲成功的消息,但由于时间跨度长、信息模糊不清等原因,人贩子的追踪和惩处工作,一直进行得较为艰难。比如,就在今天,另一起颇受关注的“梅姨案”中第9名被拐儿童已成功找到,自此,该案涉及的9名被拐儿童全部找回。但“梅姨”本人至今还未落网。
在这种背景下,余华英案的审理和判决显得尤为难得。律师张玉霞表示,从一审作出死刑判决,到依据事实发回重审,再到重审作出死刑判决。整个审理过程细致、扎实而又严谨,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判决,相信可以回应受害人和公众对于人贩子进行严惩的期待,可以对类似的犯罪嫌疑人起到震慑的作用。不过,拐卖儿童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尾端”上的重判,并不足以让相关犯罪行为彻底消失。由于拐卖儿童问题的根源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家庭、社会等相关单元共同发力,通过一系列引导、教育、预防和惩治工作,来加强预防和治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案中,受害人杨妞花的勇气和理智持续吸引舆论关注,也从一个侧面对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行为形成了一种震慑,值得肯定。
余华英案,无疑是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标杆案件。正义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留给人贩子的时间不多了,余华英终将自食恶果,其他躲在阴暗处的人贩子,除了赶紧自首,并通过让被拐儿童早日回家减少自身罪恶之外,亦别无他途。
免责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网站为信息交流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不拥有内容所有权,亦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yangyangzhi8@foxmail.com,收到侵权通知后,我们将尽快对通知内容进行审核。若确认存在侵权行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相关侵权内容的链接,并视情况对上传者采取相应管理措施.。